糧倉
關燈
小
中
大
糧倉
黎州知州一整日的好心情自收到姚知州的信後戛然而止。
那老家夥在信中洋洋得意地細數姚州商貿盛況, 還裝模作樣地惋惜黎州位置偏僻,不比姚州占據水利之便。末了又話鋒一轉,在那兒假惺惺地為他抱屈——同樣是知州, 同樣距昆州只有一步之遙,可晉王只記得姚州,似乎已然忘記了黎州的存在, 實在是可惜可嘆。
黎州知州攥著信沈默良久, 最後還是惱怒地將其給丟進香爐裏頭,燒得連渣都不剩。
窮者乍富本是好事, 但若是富的不是自己而是與一道窮過的朋友,那就叫人憋屈了。
師爺正好過來稟報一樁公案, 見到知州大人如此情態,不免問上兩句。
這下可打開了黎州知州的話匣子,他正愁沒人抱怨, 如今來了傾聽者,立馬如倒豆子一般將姚知州的罪行盡數列舉出來。先前自己嘲諷別人的時候不覺得有錯,如今別人嘲諷回來之後,才感受到了其中憋屈。抱怨之中,還夾雜著一股不能訴諸於口的委屈。
就像姚知州說的一樣,晉王扶持姚州把黎州反而忘得幹幹凈凈,怎不叫人心酸?他們雖然抱怨晉王手段淩厲,不給人留活路,也害怕晉王也在他們的地盤造什麽魚鱗圖冊, 但是晉王真將他們忘了又實在有點不甘心。民不患寡而患不均, 本來大家都是一樣差, 結果另外兩個如今都能跟著吃肉喝湯,這心中不平之火自然熄滅不了。
他自以為心思藏得隱蔽, 但是師爺一聽就聽明白了。為了照顧大人的面子,只能委婉開解:“這位姚大人既然如此得意,咱們可不能坐以待斃。”
黎州知州納悶了:“此話何解?”
“黎州距姚州其實並不遠,這一帶水網也算密集,若是能開鑿河道連入姚州,那河道之便咱們也能占。不過這事兒較為費時間,咱們不妨先讓商人將貨送到姚州,直接從姚州雇船走水路出去做生意。聽聞姚州那一帶如今都在造船呢,用他們的船,運咱們的貨,賺的還是咱們的錢,姚大人若是知道了肯定生氣。”
黎州知州眼睛一亮,狠狠拍了一下師爺的肩膀:“你這話在理!”
他其實也想到了,但是不好意思自己說出來,如今師爺替自己說了想說的話,可把他給聽舒坦了。老姚那麽得意他那條寶貝水路,他能用,自己憑什麽不能用?多年的交情在這兒擺著,這家夥肯定不會直接拒絕,頂多日後見面了沖他說幾句酸話。為了賺錢,他也忍了,否則總不能讓這兩家一直搶占先機吧?
黎州本來不差,因為這事兒被人甩在身後,他實在是不甘心。而且,他心裏還挺會為自己找借口的,他這是為了黎州的百姓著想,可不是為了向晉王投誠的。當然,若是晉王聽到了之後非得將黎州納入麾下,那他就勉為其難答應好了。昆州那等火熱的日子,他看著其實也是很眼饞的。
姚知州一開始還在得意自己跟對了人,也在嘲諷黎州端著身份自討苦吃,不像自己這般聰慧。但是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,有小吏上報,說是黎州這邊的商人頻繁出入姚州,借助姚州的渡口也開始向外運送土儀,且已經偷偷摸摸運了好幾日了。
“好家夥,真不要臉!”
姚知州一想到這家夥悶不吭聲地就用了自家的河道,立馬寫信過去怒斥對方。先前不是還自視甚高嗎,怎麽不繼續端著了?
得了便宜的黎州知州楞是一個字也沒回,他賺人便宜,自然是得閉緊嘴巴的。為了賺錢受兩句窩囊氣也是值得的,誰還真能站著把錢給賺了?
這不要臉的行徑,看得姚知州是一點辦法也沒有,畢竟他也不能真的不讓人家用。晉王大度,從來不在水路上給別人使絆子,凡是謀求上進者都可以過來借一借便利。不僅是他們,就連瀘州一帶乃至周邊地區最近都開始造船去江南做生意了。
西邊的商貿如今還在草創階段,但是未來大有可為,為了長遠計,姚知州也不能攔人。
黎州知州占了便宜之後,一直等著晉王派人過來問話,或是訓斥也好,或是拉攏也罷,反正只要有交集他就能順理成章地跟晉王攀上兩份關系。晉王在姚州都沒有殺鄉紳,自然不可能跑來黎州大開殺戒。克服了對晉王的恐懼之後,黎州百姓其實都挺喜歡晉王能帶著他們大展拳腳的,誰不想要賺錢呢?
可惜,黎州上下等了一日有一日,楞是沒有聽到晉王的半點消息。
黎州知州說不出的失望,甚至還是反思自己先前是不是太冷漠了,以至於傷了晉王的心……
商止心細,管著作坊的同事還叫人留神周邊消息。得知黎州最近也在往河道上湊,還跟著賺了一筆後,便問裴元珩是否需要趁機拉攏黎州。
裴元珩還真沒想到:“他們還需要拉攏?”
商止被問得都楞住了。
黎州、姚州距昆州實在太近,裴元珩一直視二州為囊中之物,從來沒準備像對待孫知州一樣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態度。這兩地官員若是不聽話,派人過去敲打敲打就行了,拉攏,沒必要,他又不是閑著沒事兒。
裴元珩煞有介事地道:“不必管他們,若他們膽敢陽奉陰違就是一個死!”
商止:“……”
不知為何有點同情黎州知州。
水運的事情解決完之後,裴元珩也就不是很愁賺錢一事,今年附近一帶的百姓日子比從前好過了許多,但是想要徹底富裕起來還有不少的路要走,急不得,不過屯糧一事倒是挺著急的。
他抽空去了一趟軍屯。
昆州一帶氣候炎熱,適宜水稻生長,占城稻種下到如今已經能收獲了。等所有的稻子上稱稱過後,種過地的沒種過地的都驚住了。這稻種確實高產,此處不少開荒的地並不算什麽肥田,但是稻谷仍舊長勢良好,可見其也確實是不挑地的。
裴元珩還叫人煮了一頓飯,認真嘗了嘗,這稻子跟他們平日裏常吃的不大相同。
旁邊的譚鎮大大咧咧:“占城米確實沒有粳米好吃。”
裴元珩道:“哪有那麽十全十美的東西。”
占城稻屬於早秈稻,谷粒小,沒谷芒。如今江南一帶種植的是大禾谷,又叫粳稻,顆粒大有谷芒,口感更佳,富家大戶一般吃的都是後者。這稻谷即便廣為種植之後仍舊不能完全替代粳稻,不過,對於尋常百姓來說,口感都是次要的,果腹才是最主要的。
“況且如今是乍吃這占城米,等到吃習慣了,自然就好吃了。”
“那頓頓都吃這個?”譚鎮問。
“想什麽呢。”陳徊水替裴元珩拍了一下他這蠢腦袋,王爺大肆屯田的目的又不是為了種地吃飯,而是為了囤軍糧,朝廷光一個含嘉倉就有五百萬石的糧食,若是跟朝廷叫板,屯糧是必須的。
昆州擁有良好的種植優勢,如今屯田的規模又一日大過一日,因而陳徊水對囤糧很有信心,甚至已經提前給裴元珩做好規劃,先前稟報過王爺後,幾日前他已在指揮軍戶籌備建糧倉了,連選址都選好了。
裴元珩過來一趟,將糧食收上了一些,其餘的仍分給軍戶。
軍戶們知道這是新稻種,也知道上交一批上去後,剩下的可以給他們留種跟作口糧。晉王仁善,留下的口糧足夠他們一家人嚼用、不必再餓肚子了,因而心中感激。他們在這裏忙時種地,閑時練兵,活兒雖然多了許多,但是一家人吃穿不愁,每個月還有些許補貼。軍屯裏有軍醫,軍屯外還有藥草田,生病了也不愁尋醫問藥,能將日子過程這樣,他們已經很滿足了。
許是真心敬服晉王,又許是陳徊水譚鎮能力過人,將數萬的軍戶箍得緊緊的,占城稻這麽大的事,楞是從未對外洩漏半點消息。
裴元珩雖然覺得占城稻可以推廣,但是並不想做這個出頭之人,他近來出頭的次數太多,要不是天高路遠,京城那邊的人手伸不到這裏,興許他都得“以死謝罪”了。京城那頭不安全,保不齊裴元璽什麽時候篡位,然後鼓動官員將士剿滅他這個藩王。
他必須得加快進度。
從軍營出來後,裴元珩又去了一趟農學書院,從裏頭挑了一批善於營造的木匠去協助陳徊水建造糧倉,昆州一帶濕熱,不比京城的氣候,糧倉若是建造不善,稻谷發黴放陳豈不虧死?另又挑了一批善於種地的直接送去軍屯,且還給他們布置了一項任務——將占城到的生長周期從三月縮減到五十日。
這並非不可能,因為裴元珩記得後世八十日、六十日甚至五十多日的占城稻選育種。
裴元珩只知道這件事是可行的,但是這些被挑出來的學生不知道,驟然聽到這道命令後險些站不穩。須知外頭的稻谷能四五月長成就已經算不錯了,如今有三月的王爺猶嫌不足,還要再縮短一個多月,簡直沒有天理了。
可沒辦法,王爺的要求他們不得不從,況且其中誘.惑也大,誰能率先選育成功,直接授官,這對他們而言絕對是一步登天的機會。所以,還是試試吧,萬一成了呢?
昆州一帶偷偷摸摸的小動作沒有傳入京城,但是西南邊境許多土儀湧入京城這是人所共知的。尤其是各種吃食跟茶,因其風味獨特,初入京城便俘獲了不少人。
宮外的事裴元璽本來不關註,但有一日他在宮中看到父皇開始喝普洱茶。他父皇挑剔得很,一貫只喝龍團勝雪。裴元璽留意後叫人打聽,不出意外地得知這茶是裴元珩送來的。除了普洱茶,還有各式各樣的土儀,甚至昆州的魚鱗圖冊也都給宮中送了一份,以安聖心。
在他不知情的時候,裴元珩跟父皇的聯系從來都沒斷過,即便分隔兩地,也擋不住這虛假的父子情深。
得知昆州等地的商貨大肆流入京城後,裴元璽冷笑一聲,裴元珩還真是不入流,出身商賈這輩子都擺脫不了那股銅臭味。
裴元璽一方面瞧不上這些小道,一方面又忌憚得很,父皇若是有一日糊塗了,真要傳位於裴元珩,他難道要坐以待斃?與此到時候爭得頭破血流,不如——先名正言順地上位。
只要父皇沒了且沒有留下傳位的聖旨,那他這個太子登基不就是理所應當嗎?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黎州知州一整日的好心情自收到姚知州的信後戛然而止。
那老家夥在信中洋洋得意地細數姚州商貿盛況, 還裝模作樣地惋惜黎州位置偏僻,不比姚州占據水利之便。末了又話鋒一轉,在那兒假惺惺地為他抱屈——同樣是知州, 同樣距昆州只有一步之遙,可晉王只記得姚州,似乎已然忘記了黎州的存在, 實在是可惜可嘆。
黎州知州攥著信沈默良久, 最後還是惱怒地將其給丟進香爐裏頭,燒得連渣都不剩。
窮者乍富本是好事, 但若是富的不是自己而是與一道窮過的朋友,那就叫人憋屈了。
師爺正好過來稟報一樁公案, 見到知州大人如此情態,不免問上兩句。
這下可打開了黎州知州的話匣子,他正愁沒人抱怨, 如今來了傾聽者,立馬如倒豆子一般將姚知州的罪行盡數列舉出來。先前自己嘲諷別人的時候不覺得有錯,如今別人嘲諷回來之後,才感受到了其中憋屈。抱怨之中,還夾雜著一股不能訴諸於口的委屈。
就像姚知州說的一樣,晉王扶持姚州把黎州反而忘得幹幹凈凈,怎不叫人心酸?他們雖然抱怨晉王手段淩厲,不給人留活路,也害怕晉王也在他們的地盤造什麽魚鱗圖冊, 但是晉王真將他們忘了又實在有點不甘心。民不患寡而患不均, 本來大家都是一樣差, 結果另外兩個如今都能跟著吃肉喝湯,這心中不平之火自然熄滅不了。
他自以為心思藏得隱蔽, 但是師爺一聽就聽明白了。為了照顧大人的面子,只能委婉開解:“這位姚大人既然如此得意,咱們可不能坐以待斃。”
黎州知州納悶了:“此話何解?”
“黎州距姚州其實並不遠,這一帶水網也算密集,若是能開鑿河道連入姚州,那河道之便咱們也能占。不過這事兒較為費時間,咱們不妨先讓商人將貨送到姚州,直接從姚州雇船走水路出去做生意。聽聞姚州那一帶如今都在造船呢,用他們的船,運咱們的貨,賺的還是咱們的錢,姚大人若是知道了肯定生氣。”
黎州知州眼睛一亮,狠狠拍了一下師爺的肩膀:“你這話在理!”
他其實也想到了,但是不好意思自己說出來,如今師爺替自己說了想說的話,可把他給聽舒坦了。老姚那麽得意他那條寶貝水路,他能用,自己憑什麽不能用?多年的交情在這兒擺著,這家夥肯定不會直接拒絕,頂多日後見面了沖他說幾句酸話。為了賺錢,他也忍了,否則總不能讓這兩家一直搶占先機吧?
黎州本來不差,因為這事兒被人甩在身後,他實在是不甘心。而且,他心裏還挺會為自己找借口的,他這是為了黎州的百姓著想,可不是為了向晉王投誠的。當然,若是晉王聽到了之後非得將黎州納入麾下,那他就勉為其難答應好了。昆州那等火熱的日子,他看著其實也是很眼饞的。
姚知州一開始還在得意自己跟對了人,也在嘲諷黎州端著身份自討苦吃,不像自己這般聰慧。但是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,有小吏上報,說是黎州這邊的商人頻繁出入姚州,借助姚州的渡口也開始向外運送土儀,且已經偷偷摸摸運了好幾日了。
“好家夥,真不要臉!”
姚知州一想到這家夥悶不吭聲地就用了自家的河道,立馬寫信過去怒斥對方。先前不是還自視甚高嗎,怎麽不繼續端著了?
得了便宜的黎州知州楞是一個字也沒回,他賺人便宜,自然是得閉緊嘴巴的。為了賺錢受兩句窩囊氣也是值得的,誰還真能站著把錢給賺了?
這不要臉的行徑,看得姚知州是一點辦法也沒有,畢竟他也不能真的不讓人家用。晉王大度,從來不在水路上給別人使絆子,凡是謀求上進者都可以過來借一借便利。不僅是他們,就連瀘州一帶乃至周邊地區最近都開始造船去江南做生意了。
西邊的商貿如今還在草創階段,但是未來大有可為,為了長遠計,姚知州也不能攔人。
黎州知州占了便宜之後,一直等著晉王派人過來問話,或是訓斥也好,或是拉攏也罷,反正只要有交集他就能順理成章地跟晉王攀上兩份關系。晉王在姚州都沒有殺鄉紳,自然不可能跑來黎州大開殺戒。克服了對晉王的恐懼之後,黎州百姓其實都挺喜歡晉王能帶著他們大展拳腳的,誰不想要賺錢呢?
可惜,黎州上下等了一日有一日,楞是沒有聽到晉王的半點消息。
黎州知州說不出的失望,甚至還是反思自己先前是不是太冷漠了,以至於傷了晉王的心……
商止心細,管著作坊的同事還叫人留神周邊消息。得知黎州最近也在往河道上湊,還跟著賺了一筆後,便問裴元珩是否需要趁機拉攏黎州。
裴元珩還真沒想到:“他們還需要拉攏?”
商止被問得都楞住了。
黎州、姚州距昆州實在太近,裴元珩一直視二州為囊中之物,從來沒準備像對待孫知州一樣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態度。這兩地官員若是不聽話,派人過去敲打敲打就行了,拉攏,沒必要,他又不是閑著沒事兒。
裴元珩煞有介事地道:“不必管他們,若他們膽敢陽奉陰違就是一個死!”
商止:“……”
不知為何有點同情黎州知州。
水運的事情解決完之後,裴元珩也就不是很愁賺錢一事,今年附近一帶的百姓日子比從前好過了許多,但是想要徹底富裕起來還有不少的路要走,急不得,不過屯糧一事倒是挺著急的。
他抽空去了一趟軍屯。
昆州一帶氣候炎熱,適宜水稻生長,占城稻種下到如今已經能收獲了。等所有的稻子上稱稱過後,種過地的沒種過地的都驚住了。這稻種確實高產,此處不少開荒的地並不算什麽肥田,但是稻谷仍舊長勢良好,可見其也確實是不挑地的。
裴元珩還叫人煮了一頓飯,認真嘗了嘗,這稻子跟他們平日裏常吃的不大相同。
旁邊的譚鎮大大咧咧:“占城米確實沒有粳米好吃。”
裴元珩道:“哪有那麽十全十美的東西。”
占城稻屬於早秈稻,谷粒小,沒谷芒。如今江南一帶種植的是大禾谷,又叫粳稻,顆粒大有谷芒,口感更佳,富家大戶一般吃的都是後者。這稻谷即便廣為種植之後仍舊不能完全替代粳稻,不過,對於尋常百姓來說,口感都是次要的,果腹才是最主要的。
“況且如今是乍吃這占城米,等到吃習慣了,自然就好吃了。”
“那頓頓都吃這個?”譚鎮問。
“想什麽呢。”陳徊水替裴元珩拍了一下他這蠢腦袋,王爺大肆屯田的目的又不是為了種地吃飯,而是為了囤軍糧,朝廷光一個含嘉倉就有五百萬石的糧食,若是跟朝廷叫板,屯糧是必須的。
昆州擁有良好的種植優勢,如今屯田的規模又一日大過一日,因而陳徊水對囤糧很有信心,甚至已經提前給裴元珩做好規劃,先前稟報過王爺後,幾日前他已在指揮軍戶籌備建糧倉了,連選址都選好了。
裴元珩過來一趟,將糧食收上了一些,其餘的仍分給軍戶。
軍戶們知道這是新稻種,也知道上交一批上去後,剩下的可以給他們留種跟作口糧。晉王仁善,留下的口糧足夠他們一家人嚼用、不必再餓肚子了,因而心中感激。他們在這裏忙時種地,閑時練兵,活兒雖然多了許多,但是一家人吃穿不愁,每個月還有些許補貼。軍屯裏有軍醫,軍屯外還有藥草田,生病了也不愁尋醫問藥,能將日子過程這樣,他們已經很滿足了。
許是真心敬服晉王,又許是陳徊水譚鎮能力過人,將數萬的軍戶箍得緊緊的,占城稻這麽大的事,楞是從未對外洩漏半點消息。
裴元珩雖然覺得占城稻可以推廣,但是並不想做這個出頭之人,他近來出頭的次數太多,要不是天高路遠,京城那邊的人手伸不到這裏,興許他都得“以死謝罪”了。京城那頭不安全,保不齊裴元璽什麽時候篡位,然後鼓動官員將士剿滅他這個藩王。
他必須得加快進度。
從軍營出來後,裴元珩又去了一趟農學書院,從裏頭挑了一批善於營造的木匠去協助陳徊水建造糧倉,昆州一帶濕熱,不比京城的氣候,糧倉若是建造不善,稻谷發黴放陳豈不虧死?另又挑了一批善於種地的直接送去軍屯,且還給他們布置了一項任務——將占城到的生長周期從三月縮減到五十日。
這並非不可能,因為裴元珩記得後世八十日、六十日甚至五十多日的占城稻選育種。
裴元珩只知道這件事是可行的,但是這些被挑出來的學生不知道,驟然聽到這道命令後險些站不穩。須知外頭的稻谷能四五月長成就已經算不錯了,如今有三月的王爺猶嫌不足,還要再縮短一個多月,簡直沒有天理了。
可沒辦法,王爺的要求他們不得不從,況且其中誘.惑也大,誰能率先選育成功,直接授官,這對他們而言絕對是一步登天的機會。所以,還是試試吧,萬一成了呢?
昆州一帶偷偷摸摸的小動作沒有傳入京城,但是西南邊境許多土儀湧入京城這是人所共知的。尤其是各種吃食跟茶,因其風味獨特,初入京城便俘獲了不少人。
宮外的事裴元璽本來不關註,但有一日他在宮中看到父皇開始喝普洱茶。他父皇挑剔得很,一貫只喝龍團勝雪。裴元璽留意後叫人打聽,不出意外地得知這茶是裴元珩送來的。除了普洱茶,還有各式各樣的土儀,甚至昆州的魚鱗圖冊也都給宮中送了一份,以安聖心。
在他不知情的時候,裴元珩跟父皇的聯系從來都沒斷過,即便分隔兩地,也擋不住這虛假的父子情深。
得知昆州等地的商貨大肆流入京城後,裴元璽冷笑一聲,裴元珩還真是不入流,出身商賈這輩子都擺脫不了那股銅臭味。
裴元璽一方面瞧不上這些小道,一方面又忌憚得很,父皇若是有一日糊塗了,真要傳位於裴元珩,他難道要坐以待斃?與此到時候爭得頭破血流,不如——先名正言順地上位。
只要父皇沒了且沒有留下傳位的聖旨,那他這個太子登基不就是理所應當嗎?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